先说一下,我不是不知道闾丘是个复姓,不致于以为其人姓丘,老公姓闾(闾姓也是有的)。这事是闾丘挑起来的,但知乎上又有人说中国人排字,一般情况下是四声在前的排在前头。故而就将就着写个“柴闾之争”?—— 严格说来,柴静也没加入战团来着。
有一段时间没上微博,一开始本不知道这个事。前儿忽然想看看《白鹿原》电影到底讲什么,于是点开奇艺,首页赫然就有说闾丘暗讽柴静。这算是我关心的事儿,就去八卦看了看。本来已经放下,后来学院发了条公告召集ICA2013年度区域性大会征文,就跑微博上想广而告之,猛然看见微博上高高挂着“闾丘露薇批评柴静表演采访,引记者标准争论”,红方木子美,蓝方张志安。仔细一看,原来张志安老师在做和事佬,一不小心就“被站队”了。
后来闾丘又发了条长微博来解释这个事,最后一句话很有趣,知音真算是躺枪。闾丘说:在中国,知音很受欢迎,但这并不说明它们做的更好吧。这句话用“它们”是因为前面还提到所谓八卦小报。不过我这里不得不说一句的是,闾丘师姐犯了一个错误。正如她自己长微博里写道媒体人不是新闻人,媒体不见得都是新闻媒体。八卦小报还真是新闻媒体,但知音委实不是,人搞纪实文学的(哈哈哈哈)。是不能放一起比较的。
柴闾之争,说到底是这样的:闾丘认为,柴静不是在做新闻,而柴静的拥趸们,其实压根不在乎她做的是不是新闻——他们大致认为柴静:1、有常识;2、扮相好(不是说漂亮,而是很知性,有小清新之风);3、比较敢做一些擦边球节目;4、最后一点很重要,据说比较穷,而且据说不在乎钱这个玩意儿,没概念——柴静的好友们可能还会认为她还有很多优点,但一般观众,那就是不知道了。
关于“新闻”这两个字,老实讲,大多数人认为新闻人即媒体人,新闻即媒体。不过你和这些大多数人一深究,他们也明白不是一回事儿。但就是扯起来扯着扯着就混一块儿去,你还得把它再拉回来。新闻在我看来,无非就是两个东西:1、最新的事;2、事虽然老(有老得过了分的,也有半老不老的,还有三分老的),但忽然又有新发现,且这个新发现从来没媒体报过,大伙儿不知道——独家新闻通常都是这个路子。这两个标准属于定量的,再加上一个定性的:所谓有价值,若笔法得当,大致就构成了所谓好新闻。
比如说,我忽然发现柴静十多年前的某前男友,和他一聊,扯出好多陈芝麻事,然后找个时下的由头起手,一写一登——这就是“新闻”了,因为你们不知道嘛。但是不是“好”新闻?这个不好讲。八卦媒体专干这事,因为他们认为“好”。但正统新闻人士,一向嗤之以鼻。
闾丘的博客中,则提到了我这里并未提及的一个规则:新闻中,记者是什么位置?靠文字说话的媒体,没什么好多讨论的,记者名讳本来就占地不大,想冒头也难。评论文章有可能会登“魏武挥:柴闾之争 知音躺枪”之类的标题——此类标题特别在网媒里很常见,新闻性质的,特别是自家记者写的,没这个待遇的。
但电视不是靠文字说话的,是靠镜头(我不是说脚本不重要哈)。镜头给什么人给多少时间,没什么量化标准。闾丘说的是很正统的新闻观念,小结起来其实是两点:其一,记者应该少出现,镜头不能给那么多;其二,新闻人物没有人物背后的原因重要。
第一点的标准大家都认同,我看过有限的柴静的一些访谈,柴静的镜头的确有些多。这方面,凤凰两个人,曾子墨和陈晓楠的访谈节目,两位美女的镜头就不是太多,而且这两位美女都似乎叫“新闻节目主持人”,而非“新闻记者”。不过柴静节目里的一些内容,大家喜闻乐见,人长得也对得起观众,这个镜头给太多的形式一般就被忽略了。—— 随手八一句,我觉得曾子墨比柴静更有些小清新的漂亮,众以为然否?
现在来说说这个“其二”,焦点在柴静的《看见》这个节目。官网上自承“一档记录现实题材的专题节目”,没说是新闻节目。柴静的配发介绍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主持人,也没说是记者。换而言之,柴静这个节目还真没当“新闻节目”做。节目自我定位是这样的:“用影像记录事件中的人,努力刻画这个飞速转型的时代中,人的冷暖、感知、思想与渴望,期待和观众一起,了解陌生,认识彼此;端详相似,审视自我。”——看,人说要记人,没说要记事。张志安和稀泥其实和得不对,看见这个节目里,人也没说她是记者。
柴静最近风头有点劲,倒不是人跑微博上做公知,而是因为…其实我也不知道为啥,我还专门问过柴静是咋红起来的,非典那事老得有点过了分嘛,但还是不得要领。最近比较出名的事有三桩。一是搞了个新书发布会,台上一帮蜀黍站台,这张照片真心有点怪。二是人物做了一期专访,三是某娱乐周刊八卦了她的婚姻。人风头一劲,就怪不得别人拿显微镜来看你。你要站在镁光灯下,脸上有个雀斑没遮好也没法子,照片被开玩笑说是“柴静的客厅”,也只好打个哈哈了事。
闾丘的标准的确很高,宁财神非要扯到什么体制上,纯属忽悠。这个和体制关系不大,和用心用力有关。找一个愿意说话的,设计一些问题,聊聊,节目做起来容易得多。你要深挖背后事实,那是慢工出细活,电视节目嘛,哈。说句可能得罪人但其实很多电视工作者自己都认同的话:电视这玩意儿,越浅越好。电视从来没深度的东西——包括凤凰自己。
现在这个时代,造神真得几乎不可能,次一档造个完美的人也不可能。某网站主编在微信上说要宽容,他表示对手的进攻能激发斗志,来自战友的误解与不认可会让人心灰意冷。这话说得有点大了,不至于吧?讨论新闻专业问题谈不上误解。更何况,古语云:君子不党。
最后,柴静可以委托授权发条微博:老姐您说得对,小妹以后一定会继续努力学习。此话一出,明年新书发布会会有更多蜀黍站台。—— 危机公关示弱是化危为机的不二法门
注:这篇东西没怎么谈记者究竟该在新闻里是什么位置,其实我文后有两篇相关文章,一为微博上的记者,二为微博上的记者外一章,意思已经表达得很明确了,不想重复了。电视和微博都是极容易让人出名的东西,但又都是相当浅薄的玩意儿,嗯,就一玩意儿。厮混其中者,不可不自知也。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