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如果说两起顺风车事件打乱了程维对2018年突破之年的定位的话,2019年,恐怕是滴滴的破局之年。
 
 
尽管滴滴一再表示,顺风车上线没有时间表,但它也从来没说过,它将不再涉足顺风车业务。
 
正相反,滴滴频频在顺风车议题上做出传播的动作,包括顺风车官方账号的一篇反思文章,前后已七期关于安全话题的公众评议,公布整改方案等等。
 
华尔街日报称,滴滴最近又开始谋求一轮20亿美金的融资,总估值达到620亿美金。而从uber的招股书中可以发现,截止2018年年底,滴滴的估值为516亿美金。这个数字,相较于滴滴在2017年年底一轮40亿美金估值达到560亿的融资时已有所下降。
 
滴滴不予置评了这则看上去滴滴估值重新抬头的新闻。
 
作为移动互联网大潮兴起的后三巨头TMD中的一员,滴滴的棋局,与另两家,相当不同。
 
 
我与我基金的合伙人都较为推崇一本书:曾鸣的《智能商业》。
 
在这本书里,曾鸣提到了三个“化”:在线化、智能化、网络化。我的合伙人以为,当某行业的三浪叠加时,该行业将彻底迎来互联网化的转型。
 
这三浪的第一浪就是“在线化”:将资源上网。这是后两个阶段的前置条件。
 
当我们用这个方式去看TMD的时候,就会发现,头条的内容在线化、美团的本地服务商在线化,都不存在太大的令人纠结的政策限制。事实上,这两家的资源在线化,可以说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开始有人运作(浪狐易和携程都成立于上个世纪)注1。
 
但滴滴,却还在死磕这道题目。
 
早年的时候,就有程维亲自手把手指导出租车司机使用滴滴的故事,这是一种在线化的努力。滴滴快的大战,其后果之一就是:出租车在线化,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时至今日,不使用智能手机做业务支持的出租车,可能已经少之又少。
 
出租车大战结束后,就是专车(2014.8)、快车(2015.5)、顺风车(2015.6)、公交(2016.6)、租车(2016.8)、优享(2017.2),滴滴一路高歌猛进。高歌猛进什么?就是供给大幅提升,运力快速在线化。
 
随之齐头并进的是,滴滴的智能化,也就是它的调配系统。好的运力调配能使得给定运力最大效率的运作。滴滴甚至开始布局网络化的进程,基于顺风车的社交注2。
 
在这条星辰大海的征途上,滴滴忽然迎来了水逆时刻。
 
 
两个因素,几乎使得滴滴一夜回到两年前:它不得不再次回头去做“在线化”的工作。
 
第一个因素来自于政策的干预,在一线大城市所要求的网约车必须本地牌、司机必须本地户籍以及还有排量的要求,大幅降低了滴滴的供给端在线化。
 
政策干预的背景很复杂。结论倒是很简单:滴滴的空间有,但可能不算大。
 
滴滴正在十几个城市谋求分类管理。厦门首当其冲,分为专职、兼职司机,保留了兼职弹性运力。最开放的是大庆,直接减少了很多限制,被冠之以“大庆模式”的称号。但这些地方并非类似北上广深这样的超一线大城市。
 
第二个因素来自于2018年两起顺风车恶性事件,导致这个本身能带来净利润的产品下线,至今没有恢复的时间表。
 
无论是程维还是柳青所表达的“我们并不指望顺风车盈利”,这话本身是可以采信的。顺风车对于滴滴的意义不是盈利不盈利那么简单,而是在既定的车本地牌司机本地户籍这样的供给受限的前提下,寻求另外一条路径的运力在线化。
 
说得通俗一点,如果用户打开滴滴叫不到车的话,那无论这个用户对滴滴有多忠诚,ta都会慢慢转向其它平台。
 
出租车运力的在线化还在滴滴手里,这可能是这几年滴滴唯一值得欣慰的事了。不过这个部分并没有任何盈利的想象力,没有竞品出现是理所当然的事。而在网约车领域,太多的竞争友商一哄而上,更出现了类似高德、百度、美团这样的一键叫多家的聚合类通道服务商。
 
看着颇有些十八路诸侯攻洛阳的意思。
 
 
在国内市场,滴滴局就一个核心问题:运力。
 
破解这个局,现在看上去能成立的解法之一就是:并非网约车从而不受车本地牌司机本地户籍限制的顺风车。
 
在滴滴频繁造势之下,有一定的理由相信,顺风车可能在2019年会归来,最迟应该是2020年。留给滴滴的时间不多,再不动手,友商的崛起就是卧榻边的鼾声。
 
但顺风车存在着不少隐患,平台的“主体责任”使得滴滴万分谨慎。
 
于是,有可能的事是,滴滴推出的顺风车是经过“剪辑”的。
 
在我看来,仅在上下班高峰期间提供的顺风车,能解决很大一块用户需求,且安全隐患较小。最重要的是,这种服务有社会价值的正当性:可以帮助舒缓大城市的高峰拥堵问题。
 
异地顺风车,安全隐患比较大,因为异地交通,路途遥远,且有经过荒僻地段的可能性。换而言之,春节期间,恐怕用户还得寻求比较常规的交通方案。
 
夜间就不用想了,三更半夜,滴滴应该不会提供顺风车服务。
 
另外一个解法是滴滴也做类似渠道聚合的服务,提供其它品牌的网约车。有媒体发现,在成都,滴滴提供一种“秒走打车”的服务,而秒走打车,属于同程艺龙旗下的网约车品牌。7月15日,更是传出广汽、东风、一汽等多家车企接入了滴滴
 
这个解法的毛病在于,做运力聚合的还猛做自家运力,这也许会使得合作者充满戒心。但凡有点市场份额的网约车公司,会很谨慎。不过,车企接入是符合它们三化诉求的:新能源化、智能化和共享化。
 
 
有一位媒体记者在提到滴滴这一轮估值上升时问我,是不是资本市场受到uber和lyft的股价回稳的影响,重新恢复对共享出行的热情? 
            
 
风投圈有一个段子式的说法:
 
张一鸣做成了今日头条,可以给10亿美金的估值。后来又做成了抖音,证明做成头条不是运气,能力可复制,可以给100亿美金的估值。后来抖音出海极其成功,就可以给1000亿美金的估值,毕竟中国互联网公司出海如此成功的,相当稀缺。
 
滴滴受限于国内网约车政策,破局的方法当然也可以试图去寻找政策限制没有那么严格的市场,从而达到运力在线化的目的。滴滴前后投资或收购了七家海外出行公司。
 
滴滴人才规划局这个滴滴官号,曾极尽诱惑地刊发了一篇驻巴西的招人广告,它的背景就是滴滴花了10亿美金收购了巴西打车商99。
 
但关于张一鸣的风投段子,反过来说明,出海不是那么容易玩的。虽然,它的确是破局法之一。比如太多的国内游戏公司,都正走在这条道路上。
 
 
滴滴前后融资十数轮,共逾200亿美金,累积烧掉近400亿人民币,但也成为了国内出行市场无可争议的老大:日单2800万,而友商的数字,可能也就是零头的规模:高德日单70万,美团日单50万。这还是聚合类的数字,非聚合类的网约车服务商可能更低。注3
 
但程维坚称,现在他并不考虑盈利的问题。
 
这话应是实诚之语。
 
日单2800万,极有可能占据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但这并不是滴滴占比多少的问题,而是这个市场到底能做到多大。如果整个市场就这么大,占比一半以上意义一般:占据给定规模市场超过一半的企业是没有翻倍增长的可能的。而市场规模的提升,在于在线化运力的提升。这对于这家依然要讲规模讲增长的公司,至关重要。
 
滴滴努力破局,再回当年程维手把手教出租车司机一般的运力在线化努力。
 
—— 首发 扯氮集 ——
 
作者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天奇创投基金管理合伙人
 
注1:内容在线化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也的确是上世纪开始的。今天的内容在线化已经到了“天然就该在线化”的地步,还有几个人是拿着纸笔写文章的呢?
 
携程开始做的是机酒在线化,不过由于纳斯达克泡沫破灭,携程一度否认自身网络公司的定位——当然,后来看这种否认就是一个开玩笑开错了的笑话。今天美团有非常重的酒店业务。至于包括外卖在内的本地生活服务,开拓这部分的供给在线化,一个是后来被美团收归囊中的大众点评,另外一个就是美团曾经参加过的团购大战。
 
注2:我个人一向不大以为然对滴滴顺风车所谓sexy就是要搞情色的批评,纯属道德恐吓。在创投圈,说一个东西sexy,并不等于在说情色,而更接近于让人觉得想象空间很大、很激动很有前途、更重要的是能对既有态势做出颠覆性改变的意思。
 
注3:财新在2018年年底曾刊发报道,援引第三方机构极光大数据称:2018年8月,当时正用“低佣金+高补贴”狂烧10亿的美团打车日活15万,滴滴则能达到1653万。
话题:



0

推荐

魏武挥

魏武挥

396篇文章 52天前更新

新媒体观察者,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