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为免有浪费您宝贵时间嫌疑,我先亮底牌:
 
我不知道。
 
想从这文章里找到原因的,现在可以右上、点叉、不送。
 
 
滴滴受到了处罚,这可是周末商界的大新闻。
 
先是“进行审查并停止注册新用户”——这个通告落款为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由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成立了网络安全审查委员会,该办公室为委员会的执行机构。时间为7月2日。
 
然后就是直接“app下架”——这个通告落款为网信办。原因是:经检测发现,“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时间为7月4日。
 
前后两次通告的文本都短。滴滴的回应很及时,无非是一定好好配合,切实落实各项工作,云云。没啥特别信息量。
 
这个新闻的独特点在于:
 
1、滴滴才上市。上市没几天就下架,破天荒第一遭。
 
2、被处罚下架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似乎也是第一遭。
 
3、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到底收集了啥,又使用了啥,尚未披露。
 
 
人类一贯喜欢凡事都要找原因,大有一种找不到原因就不能睡觉的意思。
 
所以全网都开始找原因:滴滴到底咋了?
 
我所在的,但凡有点活跃度的群(当然,排除学校工作群)都在问。
 
我也去问了。在7月2日第一个通告之后,一个我认为最有可能知道一二的朋友向我明确表示:很奇怪,看不懂,不知道。
 
7月4日的第二个通告,我放弃了询问。因为我想不出还有哪位朋友比上一位朋友知道的可能性大。而且我甚至有一种感觉,即便有人知道,ta也不会告诉我。
 
我也碰到朋友问我,我只好老实告诉,我不知道。
 
当然,我也是见过阴谋论的,和朋友交换了一下对这个阴谋论的看法。交换归交换,但其实我是不信的。
 
道理很简单,如果这个涉及柳家的阴谋论能成立的话,滴滴是不可能上市的。我深信有关部门如果斩钉截铁地想阻止滴滴上市的话,完全做得到。程柳朱三人头有那么铁?
 
 
既然信息文本本身很迷糊,但人们又一幅非想知道个原因的时候,各种传言谣言,就出现了。
 
传播学著名教授张国良先生根据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的“R=i×a”(R指代谣言,i指代消息重要性,a表示环境不稳定的程度)扩充了一个公式:流言速率=事件重要性×状况模糊性×技术先进性÷权威公信力÷公民判断力。
 
在张氏这个公式里,权威公信力没有问题,因为通告说如何处理那就是如何处理,没有任何疑问。事件重要性不言而喻,社交网络极大提升了传播的技术先进性,文本很短就意味着状况很模糊。那么,还有一个变量,公民判断力呢?笑而不语吧。
 
第一个通告之后,一个基本可以判定为谣言的东西出场了,是说滴滴出卖了道路数据给美国。这完全高估了滴滴的胆量。即便它有能力,也完全不敢。
 
滴滴迅速回应,说没有的事。在具体到滴滴这个案例上,你基本可以把这个回应视为辟谣。
 
第二个通告之后,事件加码了,流言就更多了。
 
我看到了两则让我觉得非常反动的谣言——嗯,我基本可以判断这是谣言。
 
作为爱国爱党的人民中的一份子,我觉得有这个责任和义务进行举报,向反动行为亮剑!
 
 
第一则反动谣言,是一篇相当长的文章,不仅贴在了公号里,还贴在了知乎问答里。
 
这则反动谣言,说滴滴有着极为核心关键的数据,如果泄露给敌对势力,后果极其严重。
 
这位人士看来能量不小,那么核心关键的数据,ta居然搞到了,还从中做出了一张热力图,还堂而皇之公开贴出,并称这就是绝好的轰炸示意图:看,炸这里最有效,炸那里可能效果不大。
 
我很气愤,什么意思?公开向敌对势力输送情报?已经猖狂到这个地步了?
 
第二则反动谣言,则篇幅稍微短一些,我是在知乎上看到的。
 
这则反动谣言说,滴滴16年起就让一个前美国军官做了独董。在明示暗示这个独董完全可能窃取机密数据之后,作者断言说:“滴滴与Uber在2016年8月合并,合并时间点与美国军官入驻基本同时,回头看,就是美国开出了一个条件,滴滴为了巩固自身出行市场第一的地位就把国家利益给卖了!”
 
这反动在哪里呢?
 
反动就反动在,这人是恶毒攻击我们有关部门啊。从16年到现在,整整五年,那么多有关部门的管理者执行者都没发现的罪恶行径,ta居然发现了。ta是想说有关部门渎职懒政?还是想说有关部门沆瀣一气?
 
我非常气愤,这样的恶毒攻击言论,堂而皇之贴在知乎里,还拿了近四千个赞,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一个微信上的朋友和我分析说,依照美国那边最新的法令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义务,需要保证其服务器数据是美国政府可信任的,滴滴就把数据存美国去了。
 
我表示很狐疑。因为这个说法是要美国政府可信任的,并不是说要存放在美国。滴滴IPO成功了,那就说明它的数据存储是可信任的,而并不等于是存放在美国。
 
更进一步,我们都知道,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苹果就把中国区的iCloud的存储放在了贵州。我们也知道,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特斯拉表态说我们会把在中国产生的数据放在中国。这两个事实,和这位朋友的分析,有点对不上了。或者这么说,数据存放在中国和美国政府不信任完全能划上等号否?
 
实话说一句,在实锤出现之前,我并不相信滴滴会:1、把数据存储在美国;或者 2、把数据泄露过美国。这和滴滴大部分利益都在中国,是完全合不上逻辑的。
 
那么,资本方压力会不会呢?
 
从商业利益上没必要,还是那句话,滴滴的主要业务都在中国。至于商业利益之外,我表示我反正是不知道的。而且我倾向于上市后握有超5成投票权的滴滴管理层,这类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还是拿得住的:没必要啊!
 
 
我还见到了一个被很多人转发的锤子便签,在这篇原因分析的文章里,作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判断——请恕我求生欲过强,就不写出来了。
 
这个判断有没有道理呢?
 
很遗憾,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只是看着似乎有点像。
 
至少这个分析不反动,就文本而文本来看,也没有明显的破绽。
 
的确,有一点是客观事实,就在周一,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又发布了一个审查名单,涉及公司均为近三个月去美国上市的国内互联网公司。
 
似乎看着和PCAOB(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要求底稿审查有关。毕竟,因为这个议题,中国三大运营商已经退出纽交所。但另外一个让人疑惑的地方是,根据vie结构,在美上市的,不是在中国的运营实体啊。PCAOB要看的底稿难道不是一个什么群岛公司的底稿么?
 
这个锤子便签是可以看一看的,但还是要说,很多地方也就是一猜,最多是合理一猜。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太多事,我们要承认自己是无能的。
 
一个屁民而已,信息掌握量微乎其微,是决不足以去归因的。这和你的智商倒没什么关系。物料太少,当然做不出菜来,哪怕就是一个好厨师呢?
 
故而得大大方方、老老实实说:我不知道。不知道,不丢人。
 
 
(与某友一段对话)
 
平日里私下聊聊,交换点脑洞,倒也没啥。堂而皇之写出来,显示自己厉害,才叫一个丢人。
 
故而,我有一个吃瓜群,群规就一条:吃瓜不judge。
 
无他,你不知道的,太多了。就此judge?也配?
 
—— 首发 扯氮集 ——
话题:



0

推荐

魏武挥

魏武挥

396篇文章 52天前更新

新媒体观察者,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