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分答火了。

2010年上线的果壳网,后来尝试过很多分支产品——按照创始人姬十三的说法,多达几十个——但恐怕,分答是果壳旗下最火的一个产品。

这个产品应该归类于AMA(ask me anything),一个reddit的分支。用户注册分答成为回答者,并设置回答的费用。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在支付这笔费用后,向其提问。提问时用文本书写,回答是时则由答主语音回答,回答不能超过1分钟。

这被称为“知识收费”。

不过,我想,如果不是果壳这种主打知识的泛科技网站推出,你也可以不把它归为知识收费。比如说,八卦收费,娱乐收费。

事实上,分答已经有了很强的八卦属性和娱乐属性。

分答甚至还有一些“投机属性”。

以分答上最火爆的王思聪为例,在他设定问题价格是3000元的时候,用户Z向他提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被21931个其他用户偷听。按照分答的规则,每个“偷听者”需要支付1块钱,其中有五毛归属用户Z(另外五毛归王思聪)。于是用户Z虽然支付了3000元向王思聪提问,但她却收到了10965.5元偷听费。扣除分答站方提走的10%佣金,用户Z这笔“投资”显然是盈利的。

姬十三在一档电视节目中称,这种偷听机制的设置,属于果壳原创。这个玩法比较有趣,但也有它的隐患。

专注于内容创业的新榜最近发布了一个分答收入排行榜,从这个榜单中,我们可以一窥,究竟谁在分答上会受到欢迎。

这个榜单按收入进行排序,最高王思聪得到了23万的收益,第100名是一位心理学博士,他获取了0.23万的收益。在这TOP100的名单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明星红人、情感专家,也发现了不少知识工作者,比如医生就是一个比较显著的群体。

在分答这个领域中,比较明显的三种内容分别是:八卦、知识、观点(我这里所谓的知识是比较狭义的,特指有专业属性的客观事实)。

无论是我个人作为答主的经历,还是翻看别人的提问,这种感觉特别明显:对某某某事件/现象/领域,你怎么看?

这让我想起了微博最红火的时候的一句名言:元芳,你怎么看?

只是微博上元芳是免费告诉你怎么看,分答是要收费才能告诉你怎么看,如果运气好的话,你还能挣一笔银子。

我对这个产品的看法大致有以下几点。

作为一分钟的语音回答,很难讲有多少知识的传播。

我先后碰到这样的三个问题:1、对供应链金融的看法;2、对数字出版的看法;3、对众筹的看法。第二个问题我回答了足足60秒,我觉得尚不足以表达我全部的观点;第一个问题我索性略过,我自问没有60秒回答这样的问题的本事。至于第三个问题,幸好我和提问者熟识,我是这么回答人的:请我线下吃饭我告诉你,这笔提问费我红包退你算了——其实,我压根不知道提问者是想问预售式的消费众筹,还是投资式的股权众筹。

至于分答TOP100里的那群医生,我真的蛮怀疑就这么60秒,他们能如何科学地回答一个提问者关于疾病的问题。这件事开不得玩笑,也容不得大而化之。

早些时候,春雨健康做过这样的事:利用呼叫中心,将患者和医生连接起来,做收费电话服务。春雨的张锐把这个称之为“轻问诊个”,能更好地解决“自己某个身体部位有些疼痛,找个医生了解一下情况”的需求。由于收费电话服务是互动式的,而不是一次性的问答,我个人的感觉上,这种显然比分答更为科学。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传播——如果把观点也纳入知识的话,大部分是通过反复问答的交互来完成的。我个人并不觉得一次性问答能完成所谓“知识传播”。考虑到互联网上各种信息的存在,“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可以通过其它工具去解决,而问“你怎么看”才是分答的重点。但这种问题,60秒的一次性问答,显然过于单薄。

分答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避免过于中心化。

我所在的一个群里曾经探讨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微博杀进来做AMA,会不会对分答构成威胁。

从理论上讲,微博做这个有极强的优势。在经过2011年后的一番刻苦下沉,微博当下已经不再仅仅是大V的世界。大量的中小V,有着自己相对稳固的粉丝盘。这批人搞收费问答,未尝不是一种变现方式。

不过微博的产品线至今很杂乱,微博看着又想全力突击短视频和直播,可能一下子顾不上。

但对于分答来说,它就必须避免这种过于中心化的问题。微博花了一两年的事情才从这个噩梦中摆脱出来,分答会不会需要走同样的路呢?

从目前的分答产品界面上看(包括分答的安卓版应用),中心化的可能性极大。

分答并没有自己的社交网络,背后的果壳,这个部分也不强。分答的火爆,与微信朋友圈的传播不无关联。但问题在于,一个答主过于在朋友圈推销自己的问答,就搞得和微商差不多了。

到底是在弄所谓“知识传播”(无论实质是八卦还是娱乐),吃相和微商一样,总是不妥。

排除这TOP100,余下的这些答主,该如何获得自己的收费问答呢?而提问者,除了输入姓名以外,还能用什么方法找到合适的问题回答者呢?

这都是留给分答之后运营的问题。

偷听机制,这是一个很巧妙的设置,但同时,也带来一些麻烦。

本来是鼓励提问者多加提问,如果这个问题很好,有很多人愿意听,提问者可能会反过来赚到钱。问题很好+回答者身份显示ta应该对这个问题很有研究,值得一听,自然就应该让这个问答获得更大的收益,这对回答者也是一种鼓励。

这个姬十三所说的果壳原创机制,看上去相当美好。加上用语音完成,也为偷听付钱提供了操作性。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关心王思聪怎么泡妞的,比关心王思聪怎么创业做个公司赚钱的,多得多。王思聪自我定位“哲学家”,我好像也没看到什么问题是和真正的哲学有关的。

有人偷听,提问者就可以赚钱,这为利用游戏规则赚钱提供了“合法的”方式。八卦,总是比知识本身,来得更为有可能被偷听。

这个机制的导向有可能把问答往娱乐八卦上引。

做一个娱乐八卦的问答,也不见得有什么不好,但恐怕不是搞泛科学传播的果壳的初心。

如果适度,也没什么不好,但这个要看分答运营方后期的运营疏导。

大概在去年年中的时候,新榜创始人徐达内曾经和我讨论过一个日本应用:newspicks。

这个应用也属于AMA,不过回答者不是回答一分钟的语音,而是可能要进行较为长篇幅的文本撰写。

本来我对这事很有兴趣,当时商量的是,如果徐达内做一个,我所在的基金会考虑投资。不过,后来随着我们基金对新榜完成投资后,新榜全力推进其自有业务,不了了之了。

今年的知乎第三届盐club上,在火过一阵然后沉寂的值乎之后,知乎宣布推出名为“知乎live”的实时问答产品,3日有消息称,李开复在知乎Live就创业话题进行了答疑分享,定价499元的200张门票刚开放便一售而空,当日收益10万元。

从这个消息看,大概是一种收费群性质的产品,这在支付宝上其实已经存在了相当久的时间:你需要付费才能加入这个群。因比特币而出名的原新东方讲师李笑来专门写过文章,来分享自己利用这个“经费群”赚取百万收益的经验。

当然,支付宝的经费群存在时间可以很长,而知乎live看上去只是为一次分享而存在的“群”。

但它们与分答一起,构成了一种付费才能参与讨论,获取信息(无论是知识还是观点,是八卦还是娱乐)的方式。

移动支付的普及,小额支付的快捷,为AMA变现提供了有力的助力。

我不禁想起在2012年,著名博客阮一峰做的一次付费支持测试,他这样写道:

从去年5月(注:指2011年)到今年5月,我一共写了88篇博客,共计收到1079笔付款,其中美元255.97元,人民币4106.04元。

他接着写道:

这个数字算多吗?我的每篇博客,读者人数平均接近2万人。根据上面的统计,可以推算出,其中大概有12个人愿意向我付款。”转化率”(访问者转化为消费者的比率)不到0.1%,而电子商务网站的正常转化率大概是2%到5%。呜呼,付费阅读的艰难可见一斑。

我想,在今天,阮一峰,以他的才学,怕是能收到十倍百倍以上的数字,甚至更多。

关键是收费者的流量获取。

AMA的模式本身并没有什么太大问题:总有人愿意出点ta认为的小钱来获取信息,也总有人不介意赚点外快。

AMA平台的核心是配对。

分答的语音模式,给数据挖掘造成了一定的不便:辨析各种带着口音的语音,总是一个麻烦事。但它可以通过文本式的问题,以及偷听人数,来衡量一个回答的归属与价值。

让提问者找到合适的回答者,让回答者找到合适的收听者(分答给出的类似粉丝的一种概念),让围观者慢慢形成属于分答自己的社交网络。

当这个网络形成后,中小答主也能间或赚点小钱,平台的运作机制,便良好有序起来。

至于是知识传播,还是娱乐传播,

已然不重要了。

—— 首发 上海观察 ——

作者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天奇阿米巴基金投资合伙人

话题:



0

推荐

魏武挥

魏武挥

400篇文章 46分钟前更新

新媒体观察者,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