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昨日的刷屏事件十分欢乐。
考虑到某些原因,我写过一个便签(没有写公号),这个便签在我的微见里,想看的可以去那里看。
昨儿的便签,大部分以八卦为主,我自己也知道有不少“据说”、“推测”、“可能”的地方,不是很严谨。不过,按照我们平时的认知,大致推论不会有错。
这起刷屏的欢乐看似是一出闹剧,但这个闹剧,依然引发了两个真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在便签里已经涉及了,后来还有些扒的。我这里想补充的是,扒归扒,有些还是不确的。也许你们看到过一张谷歌街景图,你仔细分辨一下,就知道字母是对不上的。那张街景图,应该不是那个电视台。
本文探讨第二个真问题。
记者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二
腾讯的全媒派在半个月前,发过一个报告:2018传媒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腾讯新闻发布首份传媒人能力需求报告
虽然我和全媒派的人挺熟,但我当时还是在微见里对这个报告小小吐了个槽。
按照这个报告的说法,传媒人都得是全才。我在微见里的吐槽是说:如果传媒人能这样,还干传媒干什么(笑)。
底下引用了很多新传学院教授们的看法,虽然他们也会提到采编能力,但我总是觉得,说得都很绕。假设全媒派找我这个小讲师,我大概就四个字:
提问能力。
这是一个搞媒体内容生产翼最核心的东西。
我承认,全媒派所提到的能力,今天的人,能掌握最好。但这不是必要条件。
事实上,即便你不做记者,其它很多行当,提问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我们都说产品经理需要懂得洞察需求(真需求伪需求?需求等级多高?诸如此类),你当然可以通过观察,通过数据分析,但恐怕,询问用户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一些采访中,我们甚至会看到,有经验的被访者会说:这是一个好问题。
这其实是一句恭维话。但这句恭维话彰显了问答中最核心的环节:一切,从问题开始。
三
记者该如何提问。
昨儿有一篇文章创造了十万加,这篇文章里引用了所谓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某课程中所提及的提问四法则。
1、直接
2、开放式问题开头,封闭式问题收尾
3、犀利
4、简短
我并不打算去考证这四点是不是真的是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出处,但我不能同意第三点,所谓犀利。
这两个字非常误导人,尤其误导新入行的年轻记者。
先来看在这个哥大新闻学院的法则中是怎么描述犀利的。大致上,就是一个采访各路政要的女记者,算是犀利的榜样。
西方政要,大多是选举出来的,要么就是被选举出来的那个大佬任命的,按照我们国家的说法,就是公仆。公仆被舆论拷问,那是天然的。你言辞犀利点,不怎么给人家面子,正常得很。
但这种专门去拷问政要的记者,是记者群体中非常少的少比例存在。
提问可以直指要害,命中关键点,但风格,没必要咄咄逼人——也许哥大的法则指的是这个,但很遗憾,很多初入行的记者,真的以为咄咄逼人就是犀利。
比如跑社会新闻的记者,你对着一个被伤害的个体,你犀利个毛?
四
上次张扣扣事件,我就觉得今天颇有些记者,压根不知道怎么提问。
有家媒体,托律师去采访羁押中的张扣扣——这个做法本身也有争议,照道理,律师最好别兼差这种事。但看在媒体为了获得信息不折手段的份上,姑且忍了。
但有个问题非常无厘头。问的是:当年,你母亲过世,你印象如何?
这个就属于屁问题。
当年,张扣扣十三岁,不是三岁小孩。亲妈死在面前——不论是误杀还是谋杀——印象会不深刻?
具体落实到采访过程中,用这种问题铺垫以拉近距离打开话匣,也不是不可以。但你堂而皇之写出来当报道中,就显得非常傻缺。
我个人作为行业内还算有点小小影响力的一个节点,也会接到一些采访电话。有些提问,真的记者不会提问。
比较典型的就是:魏老师,最近发生一个什么什么事(有的人还会用非常长的时间叙述一遍,我要是当时耐心好就听着,耐心不好会直接打断:我知道这事),最后来个问题:您怎么看?
我嚓。
我这是去悟空问答写问答么?你又不给我500块。
五
会提问的记者,其实是对这个事捋得比较清,知道关节点在哪里。
还是以张扣扣事件为例。
这件事在我看来,如果要采访张扣扣——按照司法流程,其实不应该——至少有这么两个问题。
其一,按照张家母女的说法,他们认为是王家老二才是凶手,老三是顶包的,就是因为老三未成年。但张扣扣动手杀人,偏偏就是漏掉了老二。这个很奇怪。可以问问张扣扣本人是怎么认定的,以及这个老二最终为什么没有锁定。
其二,张扣扣杀完人后,已经离开现场,但又跑了回来,一把火把老大的车给烧了。这个动作想说明什么?
新闻专业,其实是锻炼人分析事物的专业,不是一门心思教你怎么写作的专业,那是中文系的事。
当然,中文系出身,又会分析事物,那就如虎添翼了。
有些记者,采访前会去找点行内ta认为算比较懂的人,这是采访前的采访,是用来做采访大纲的。
如果关系熟,最后成文可能都不需要具名。关系不熟,可以具名,表示引用。
我有几个这样的记者朋友,我也没觉得有啥不好。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种讨论,而不是采访。我并不是毫无收获,比如知道一些该记者已经打听来的事。
六
哥大那四点法则,漏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记者事先要做功课。
只有做了功课,才能做到简洁、直接、开放式询问封闭式收尾、问题也能直指要害(姑且等同于犀利好了)。
所以归根到底,就只有一个法则了:做功课。
功课做得好不好,没什么奥秘,就是历练。
人情世故的练达,专业知识的掌握,都是靠历练。
坦率讲,我是不能苟同什么干了十年不到的记者,就敢说是名记的。
只可惜,这个社会节奏快,等不起十年磨一剑吧。
说到这里,财新有个主跑金融的记者,姓氏比较怪异点,我个人很欣赏。沉得住,慢慢熬,现在入行也没十年,但的确不是浮躁的主。
七
现在还有一种记者,是把采访对象当偶像的。
有时候朋友圈会看到类似的文字:明儿要去采访谁谁谁,我男/女神,粉了多少年,那叫一个激动的。
作为采访技巧,用类似崇拜的姿态,是有可能套到更多料的,故而,作为一种可做不可说的技巧,无妨。
但如果你行文都是那个腔调,我一个混了媒体十余年的朋友和我私下里说:他看不上。
我深以为然。
全方位折服于被采访对象的,写出来的,那个叫好人好事。文笔好的,叫漂亮的好人好事。
八
昨儿有人说,当年都是吴小莉搞出来的事,结果一个接一个效仿。
话说得有点歪,但也有三分道理。
那么问题来了。
著名的吴小莉向朱镕基提问,那个问题是啥啊?
—— 首发 扯氮集 ——
作者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天奇阿米巴创投基金管理合伙人。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