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这一集的主要故事是大亨性侵案。

剧集标题“Don't take my heart Don't break my heart”应该与这个故事有关。

但这个故事很长,已经跨集,我打算在下一篇再专门聊聊。

说点其它的。

 

 

35年的资深调查记者克里斯·卡特莱特被发现在写作中造假:他谎称采访了索马里的叛军。

 

老先生是这样为自己辩护的:

 

我吃的就是说真话讲故事这碗饭,我们有权决定强调什么选取什么删去什么,唯一的目的就是,充分传达报道的中心思想。描绘的不仅是事实,还有情感。。。我那种写法更好,所有事都发生在同一个晚上,显得更有权威。。。从本质上看,就是真的。。。所以无论我在做什么,以何种方式达到目的,产生的影响都是真的。。。我从没歪曲过事情的本质,有时只是时机不凑巧

 

有那么点“虽然事实是错的,但我揭露的是真相”这个意思。

 

老先生最终离开了报社。走进电梯里的那个转身,有点当兵的那种干净利落。但我倾向于理解为他彻底告别了正统新闻业。

 

接下来,退休?

 

也有可能做自媒体人吧。自媒体不都这么搞的么?

 

 

记者造假新闻报道,本身其实并非新闻。连续性造假都不是。《今日美国》的杰克·凯利就差不多连续性造假了十余年。丑闻爆出后,报社还专门雇了一个人去核查以往他的作品。

 

美国其它的顶尖报社也先后爆出过造假的丑闻,包括《纽约时报》的杰森·布莱尔,涉嫌造假了30余篇新闻。《华盛顿邮报》的詹尼特·库克的一篇造假新闻,甚至拿到了普利策特稿写作奖。

 

阿米娜对克里斯说:这事关整家报社的声誉。

 

她说的的确没错。

 

但诡异的现实是,其实似乎也没啥。

 

(好的,我知道这不是一个新传系老师该说的话)

 

 

两个报社各自的菜鸟艾德和蕾欧娜在一起新闻报道中短兵相接。

 

蕾欧娜不蠢,所以她没有被艾德忽悠回了报社。但蕾欧娜在新闻行业里的实力,可比艾德差多了。后者已经上了三次头版了。

 

这大概因为艾德有一个很邪的老师吧:邓肯。

 

邓肯再一次教授他:你要从被访对象里挖出一个值得上头版的词来。

 

剧中没有交待艾德是怎么做到的,但比起先驱报的克里斯而言,他至少没有编造。

 

这两者,五十步和一百步,哪个更强一点,或者说,哪个更好点?

 

又索性,都是不入流的勾当?

 

 

邓肯见了首相,言辞十分之拽。

 



不过,在办公室和同事交待工作时,助理告诉他首相来电话了,他又是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觉得,剧中的首相马修,非常像英国的前首相布莱尔(1997-2007在任)。对比一下?

 



反正我觉得挺像的。

 

现实中,太阳报的老板默多克在1997年转向支持工党,他对工党的支持影响了布莱尔其后10年的从政。

 

而在本剧里,邓肯的老板和首相的关系,可是非同寻常。

 

不过邓肯依然戏弄了一把首相。

 

在上一篇剧评中,我这样写道:

 

无可怀疑的是,阿米娜对新闻二字的某种坚守。但同样无可怀疑的是,邓肯对新闻发自内心的热爱。而这份热爱,其实阿米娜并没有。

 

至于他为什么热爱,另外一个话题吧。

 

现在我可以告诉各位了,他发自内心的热爱,来源于他对权力的欲望。

 

昨晚,我和我班上一位学生说:新闻,说到底是权力的勾当。

 

事实上,不太着迷于权力所以也不怎么真热爱的阿米娜,本人也相当有她的社会资本,两位男士都这样表态:

 



没点政商关系,是玩不转一张大报的。

 

 

从一个视频开始,

 

再后来是一把雨伞,

 

霍莉收下了这两份邓肯的礼物,但退回了后来的高级钢笔和平板电脑。

 

接下来,邓肯直截了当地给霍莉做了邮报的工卡并寄到了她的手里。

 

霍莉将之放进了抽屉——她没有退回。

 

9月28日晚上,我在班上的群里告诉一位学生:

 

女副主编,将来会跳槽过去的。

 

—— 首发 扯氮集 ——

 

本号不接受商业合作,实在死乞白赖想合作,五十万一篇好不?

 

作者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天奇创投基金管理合伙人

话题:



0

推荐

魏武挥

魏武挥

400篇文章 46分钟前更新

新媒体观察者,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