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作为一部科幻片、灾难片,流浪地球是一部好电影,好基本好在特效。打个7-8分不为过。9分也可以理解。

 

但讲到底是一部文化工业下的娱乐产品,你要从里面挖出些什么微言大义来,有些不值当。

 

不过,流浪地球电影里非要让一半的地球人口用抽签的方式或生存或死亡,这个设定我是很有些费解的。不死这一半人口,电影主体情节的展开似乎也没什么问题。唯一需要修补的,就是要给刘启对父亲的不满找个其它借口罢了。

 

本文并不想讨论这部电影,讨论的,是其它东西。

 

选择权。

 

 

英国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黑德这样断言:

 

文明的进步,就是人们在不假思索中可以做的事情越来越多。

 

我一直很喜欢这句话。

 

因为这句话讨论的其实是“选择”问题。在这句话中,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你有的选,第二层是你在有的选的情况下依然进行了不假思索的选择。因为你知道,即便不假思索,依然符合你的利益最大化。

 

选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在很多讲道理的非虚拟作品中,常见先贤们启示我们最优化选择。比如吾日三省吾身,这就是一种选择:睡觉前得选择做一个反思的动作,而不是浑浑噩噩直接倒头大睡。

 

在很多讲故事的虚拟作品中,我们依然可以经常碰到关于选择的话题。

 

比如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当哈利发现,他实在有太多地方和伏地魔相似,以至于非常苦恼之时,老校长这样开导他:

 

 

 

个人如何进行选择,有时候和主观意愿有关,但更多时候,和客观环境有关。

 

文明的进步,使得个人进行选择时所面临的客观环境越来越宽松。换句话说,个人变得“有的选”。

 

吾日三省吾身,的确是一个好选择。但它的前提是,你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和富余精力来三省。

 

在古代的夏季,很难有“不出汗”这个选择,即便你是王公贵族,富甲一方。恰恰相反的是,为了维持社交场上的体面,这些贵族富豪们,还不得不穿着讲究,忍受更多更频繁的大汗淋漓。

 

文明进步到有了空调这种事物后,我们便可以选择在炎炎夏季,依然不出汗。也有可能是,为了身体健康着想,我们故意要去出点汗。

 

但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文明越进步,选择越多,我们反而会感知上忽视选择。

 

这也正如怀特黑德所说,文明就是让我们不假思索地去做更多的事。于是,我们压根没意识到,其实是我们是不假思索地做了选择。

 

 

事关道德伦理层面,总有一些“艰难的选择”要让你做。

 

比如说,有一个著名的问题:死一个还是死五个?

 

 

《流浪地球》也有类似的一个问题:地球只能让一半的人口进入地下存活。电影给出的一个解决方案是:抽签决定谁能到地下(生存概率大),谁只能留在地表(生存概率小)。

 

两位搞人口学的学者,在财新上刊文“流浪地球是否可以不放弃一半人口”,称人类完全有能力不舍弃这35亿人口。

 

这篇文章称,人类已经有能力建造容纳35亿人口的地下城,而从35亿到70亿,并不是一个数量级上的飞跃,从常识来看,可以通过社会妥协来弥补。所以,结论很清楚:完全没有必要用抽签的方式来舍弃35亿人。

 

这个说法并非没有道理。

 

因为按照电影的设定,地球并不是遭到一个突如其来的灾难(比如彗星撞地球)。人类可能的确具备一定的时间和资源来建造更大的地下城。或者,按照这两位人口学者的说法,挤一挤也是可以接受的。

 

于是,我们这里看到了一个选择:还是可以带上所有人。而不是没得选:必须死一半。然后再去做一个艰难的选择。

 

如果说突如其来的彗星撞地球,或者外星人迅雷不及掩耳地进攻,使得我们没有选择的话,流浪地球所进行的太阳衰亡设定,并不见得会把人类逼进本段开头的伦理两难。

 

 

今人读一些古代事件,总会觉得非常残忍。

 

比如说,秦赵间的长平之战。秦军主帅白起在俘获了四十万降卒后,他的决定竟然是:全部坑杀。

 

这是非常没有人性的行为。后世也不乏批评之词,甚至把白起的不得善终与杀降联系在一起:杀降者不祥。这五个字,始终有一种恫吓的味道:不到万不得已,你不可杀降。

 

但白起恐怕真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道理很简单:

 

1、不可能放归四十万士卒,那等于没打长平之战;2、惨胜的秦军伤亡过半,看守不了这么大规模的俘虏队伍,如果看守了,估计也没余力去接着打仗了;3、最关键的,没有这份补给来支撑这突然多出来的四十万张口,决战前赵军已断粮数十日,秦军未获得大量补给。且那是公元前的时代,秦国举国之力恐也难以承担这份口粮。

 

换成你,你怎么做?

 

我始终觉得,读历史,要非常在意当时那个背景下的基础供给,说简单点,就是饮食在哪里?

 

再往前推,狩猎时代的人类,部落纷争,一场仗打下来,胜方估计会把败方的强壮力全部杀害(地位崇高的俘虏可能可以换点东西来,或可看守几个),因为胜方既看不住这些强壮力,也没有足够的粮食去填饱这些俘虏。

 

这就是为什么奴隶时代是人类文明到很后来才出现的原因。蓄奴也是需要基础环境的。

 

随着文明的进步,有两件事值得注意。其一,有可能一个持有武器的人加上比较完善的监狱设施足以看管十倍乃至更多倍于他的俘虏;其二,农业发展,使得有可能有足够的饮食去支撑大规模的俘虏。

 

缴枪者不杀,才成为事实上可以操作的有道德有伦理之举。

 

还是那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精神文明总是在物质文明之后的。

 

 

文明足够进步时,选择就出现了,或者,变得更多。

 

有空调,使得我们可以选择出汗,或者不出汗。

 

有足够的粮食和先进的武器,使得我们可以选择善待战俘。

 

门第阶层大面积崩溃后,我们可以自由恋爱(选择),虽然有些人说还是包办婚姻好,省得做单身狗,但估计也就是玩笑话,真包办你试试?

 

生产部门大发展后,我们可以自由择业(选择),虽然有些人说还是包分配好,省得找不到工作。但恐怕对包分配的苦缺乏想象力。

 

我们终于也等到生育几个是可以选的程度了,其背景,就不详述了。

 

哲学上设定出来的伦理拷问,大多是抽掉了所有的客观环境:一台火车急驶而来,前方一条主道上捆着五个人,一条岔道上捆着一个人。你怎么选?

 

完全没有意识到,在足够文明的社会,铁路上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流浪地球》斩钉截铁的设定是:人类必须有一半要留在地面,大概率就是要等死。不得不说,这样的设定的确比《星际穿越》来得让我觉得不够文明。

 

《星际穿越》的设定是:人类已经没有了作物,除了玉米。而且玉米这种作物,也维持不了太久。

 

当粮食这个基础物资匮乏后,的确,什么伦理道德的两难,都会出现。

 

一如当年白起究竟该如何处理四十万降卒。

 

 

刘慈欣和学者江晓原有一场对话,公号《文汇笔会》以“刘慈欣:你关心人性,我关心生存”为题,刊发了对话实录。

 

从这个标题中就可以看到,刘慈欣已经给出了“文明俱灭”的最原始状态的设定:生存。

 

这种设定甚至在奴隶时代之前。

 

文中刘慈欣抛出了一个问题:

 

假如人类世界只剩你我她了,我们三个携带着人类文明的一切。而咱俩必须吃了她才能生存下去,你吃吗? 

 

江选择的是不吃。因为江觉得,这样丢失人性的人类,生存下去也没有意义。

 

至少在这篇对话录中,刘没有直接给出吃还是不吃的答案,但字里行间中,吃的倾向性比较大。

 

但在我看来,这种问题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抽掉了一切的客观基础来探讨这个问题,就好像拿着今天的伦理道德感去质问白起:你为什么要杀降?

 

很有些刻舟求剑的意味。

 

更何况,两个大男人带着一个女性(刘用的是她),好像吃掉一个男人才算合理吧。

 

 

在名著《苏菲的选择》中,苏菲有这么几次两难的选择:

 

苏菲拒绝参与地下组织的活动,她选择了要保住孩子;

苏菲在二选一的情况下,舍弃了一个留下了一个;

苏菲为了保住这个幸存的孩子,拼命配合纳粹,但最终依然失去了自己的骨肉。

 

尤其是那场二选一,这其实压根不能算是“选择”。

 

而一个正常的文明的社会,是不应该让母亲作出这样的选择的。而苏菲的选择,其大背景,恰恰是极端不文明的纳粹灭犹大屠杀。

 

人类历史上,由于不够文明的缘故,总会出现这样那样令人扼腕令人愤慨的事件。而我这样一个进步主义者,总以为,人类不应该回到那些困境选择中,这意味着,我们的文明,在大踏步倒退。

 

局部出现一些困境选择(比如一支未知地区的探险队)依然有可能会发生,但要说整个人类文明都在一个两难选择中——生存还是人性——我个人是难以信服有这种可能的。

 

即便有这种可能,也会发生在极其遥远的未来。也许人类那个时候,已经文明到狡兔三窟(太空殖民、外星殖民)了呢?

 

甚至,连什么是“人”,这个定义都会变了呢?

 

 

妓院的祖师爷管子曰过的: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知者,选也。

 

—— 首发 扯氮集 ——

 

作者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天奇创投基金管理合伙人

 

话题:



0

推荐

魏武挥

魏武挥

396篇文章 12小时前更新

新媒体观察者,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