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松饼君的死亡,是一个悲痛的故事。
这个故事可以点击澎湃发布的一则报道,做一个了解:被网暴的抗癌UP主,“用死证明了自己的病”
一
松饼君身患绝症,死于肺癌似乎是没有疑问的。
但我有理由相信,与部分网民的互怼,会加重她的心理负担,使得本已严重的病情趋于更为严重。
不要轻视语言的威力,口水是真有可能淹死人的。
我大概在2000-2002年厮混过一个网络bbs,坦率地讲,即便是一个以炒股票为主题的论坛,吵起架来也未必好受——这种不好受,是可以带入睡眠的。
被气到发抖,恐怕不完全是一种形容,而是一种实然。
偶尔吵一次架,可能还能承受,但面对着铺天盖地的持之以恒的谩骂,健康人都未必能轻易扛住,何况一个绝症病人。
我的一个朋友说:
我觉得。。算中国互联网传播历史上。。可能真正意义上死于网络暴力的代表。。
然后他又加了一句:
这样的女孩都是很要脸的。。这种被千万人骂的痛苦。。很难承担
我表示同意。
将心比心,松饼君死不瞑目。
二
长期以来,我个人是很排斥弹幕这种东西的。
我当然知道弹幕之所以存在的理由,比如,看一个视频时忽然这个地方很想吐槽,看到弹幕飘过的吐槽话语,很有一种心有戚戚感。这算是一种视频社交。
对于up主来说,精心设计的一个段子处,飘过无数“哈哈哈哈哈”,也算是对自己心血的肯定,成就感爆棚。
还有一个我估计不大会是很有规模的原因:有些学生是把B站视频当成学习网站的。我有好几个学生在上头学Python,按照他们的说法,有些弹幕会帮助他们更好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这类似学渣一时没听明白老师在说什么,同桌学霸指点一二的场景。
我不否认B站上有很多我个人很喜欢的视频作品,比如我最近在津津有味地看一个关于百年战争的纪录片,我还持续关注几个影视剧解析的up主,
但我从来,是第一时间关闭弹幕。
我从来没有通过视频社交,满足一时里的会心一笑心有戚戚的需求。
三
弹幕这个东西,有着一种与实际完全不相称的气势感。
我的意思是说,可能要不了一百个弹幕,就足以让这个视频的观者觉得有“黑云压城”的气势汹汹。而且与一般的跟帖所不同的是,这些弹幕集合起来能够覆盖掉原有的视频——你已经搞不清原up主在说什么了,只晓得有千军万马奔腾而来,众人皆曰可杀。
这让人很有一种在集体里的亢奋感,促使ta跟着发出一条弹幕,最终还真有可能达到千夫所指的结果。
我偶尔会有个念头,做一个实验。用那么百八十个账号在某视频处刷弹幕,会不会引起更多的真实的人发出弹幕。
要引发从众心理,恐怕其实并不困难。
四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对《乌合之众》这本书的推崇度是很一般的,完全没觉得这是一部什么了不得的作品。
但我并不彻底否定这本书。在一些特定场景下,我们的确可以看到乌合之众的影子。
比如一帧视频上滚滚而来的弹幕。
弹幕去身份化,别说实名匿名,连个id都没有显示出来。这是最彻底的让人放飞自我的东西,也是最容易引发网络喷子的设计。
弹幕将一大堆其实多数情况下都很无聊的话语集结起来,虽然每一句话都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这种集结,却构成了意义:万众一心。有着很打动人的集体感。裹挟本来立场只是微微赞同的人。
这种集结,毫无道理可言,只是情绪。
是的,弹幕是情绪的发泄器。偶尔,它会增加一些新的信息增量,比如我的学生在学Python的时候,但依然不脱其情绪发泄器集合体的本质。
作为一种网暴工具,它的效率,胜于跟帖。
弹幕是年轻人的东西就很好理解了。
年轻人嘛,本来就情绪充沛得很,精力过剩。
五
以下的话开始得罪人: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