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之前,我先要说明一下“用”这个字和“看”这个字的区别。
看,就是围观一下,纯接收信息。
用,就是要做一定行为,比如发条微博啦,点赞评论啦。
基本上,看,就是纯鼠标;用,得拿起键盘。
一
我很早就弃用了微博,到底有多早,我已经记不大清了。
是的,当下微博上依然有我一个实名ID杵在那里,但你会发现,空空如也。
我是09年微博内测时的第一批用户,想当年也是个话痨,那一条一条删的,幸好后来被我找到一个chrome插件,自动批处理,睡一觉的事儿。
我后来向一些朋友推荐过这个插件(chrome应用商店里一搜“微博 删除”就有,不要询问了)
至今,我手机里还有一个微博国际版app,国际版的好处就是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我偶尔吃瓜的时候,会打开。
三表在今天的文章最后,cue了我一下,我得说说,我为什么会下这个也没违背谁的决定。
二
在我们这个新传专业里,经常会有教授提到戈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作为一个小讲师,我也经常提及。
书名非常直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展示自我。这个可以视为“表演”。
在社交网络上,我们也展示自我,同样是一种表演,按照今天的话说,就是建人设。
但日常生活中的表演,和社交网络上的表演,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
1、表演是会被存储的,也就是说,日常生活中的表演是即时性的,过了就过了。而社交网络上的表演,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2、观众是不特定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干一件叫“隔离观众”的事,比如你和张三李四去吃饭,刻意地不叫上王五赵六。这就意味着,在那场饭局中你们三人的表演,王五赵六是被隔离的,我们也会默认,传话是不对的。而社交网络,尤其是所谓弱关系社交网络,这种隔离,几乎等同于没有。想想微博拉黑这件脱裤子放屁的事,你能做到拉黑了张三就不让张三看你微博吗?
一个脱离了彼时彼刻上下场景的表演,被重新翻出来,就叫“陈列”,陈列是没有语境的,是孤立存在的,是断章取义的,是容易引发歧义的,尤其是在微博这种以短文本为主的场域。
而如果陈列面向了不特定观众,容易引发歧义就会升级为非常容易引发歧义。
一条你的微博,被另外一人转发,这就意味着你的微博已经脱离了你的时间线,进入到了另外一人(或者更多人)的时间线中。成为一个孤立的陈列。
即便你后来对这条微博又追加了一个微博来更详细的阐述,后面那条微博,已经被抛离了。
三
微博这货,整个产品运营思路,还有一种看热闹不怕事儿大的味道。
你有大量的行为——比如下载个东西,给什么微博点个赞,看个什么直播,也会被单独拉出来做一个陈列。
这种设计非常鸡贼,就是想在微博场域中不放过任何一个制造话题的可能。
up主高浪浪的内心戏在他一期题为《深夜看羞羞的直播?微博老大终于被自己人坑了》的节目里这么说:
微博在那里大笑曰:没必要?那哪里来流量嘛!
四
现在我们来小结一下:
客观上,网络社交行为,极容易被抽离出具体场景拿出来陈列,网络术语叫——扒坟。
而这种陈列,微博官方,主观上,乐见其成,他们只怕铁拳,其他渴着劲儿地闹,越大越好。
我不大好意思说这帮人心术不正,但完全可以说他们推崇流量就是一切。
在一些争议性事件中,叫嚣着吊死、烧死、砸死,不仅包括事主,还覆盖事主家人。这种赤裸裸的死亡威胁,微博官方,基本不闻不问。
我懂他们,铁拳不下来,怎么都行。
那么,请审慎地问一下自己:这种平台,有何可用之处呢?
五
多年之前,那个很有敏感度的周立波说过,微博就是厕所。
当时引发了不少不同意见。
现在回过头来看,还不无几分道理。
可能有人要问了,都像你这样只看不用,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微博不就死了吗?
不会的,这世界,总有一帮不审慎的人,也总有一帮现在这个平台上获得注意力以图商业变现的人。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