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这是我最近四篇公号文章的阅读量。

 

对于我这样粉丝不超过6万的足底号来说,这样的阅读量,其实可以满意。

 

这四篇文章,有两个套路。

 

第一个套路,我曾经在过去的文章里提到过,diss一种观念。具体到这篇文章,就是diss一种现象。

 

的确,《大学,难道不应该禁止师生恋吗》是用沈阳事件破题的,但讨论的却是师生恋。这里的摆渡,存在一个漏洞:沈阳事件不一定就是师生恋,有可能就是强奸。但这个漏洞,从我文章的反馈来看,应该说,没人注意到。

 

diss一种现象,符合《我今天想到一个起量的写作技巧》中的套路。

 

第二个套路,各位可以非常明晰地看到,我写了三篇八卦,有一位好友甚至留言说,本号要转做人物八卦了。

 

《一个猛人退休了》,是浙报前一把手高海浩的八卦。文头文尾的细节,还被大号小小引(xi)用(gao)了。

 

《王晓峰这个人》,是摩拜CEO王晓峰的八卦。

 

《梨视频喜提6亿巨资》,是梨视频邱兵的八卦。

 

如果我改成:高海浩时代浙报媒体融合之路、摩拜为什么选择投入美团、梨视频的短视频商业打法,诸如此类,老实讲,我写得累死,可看性也一点木有吧?:)

 

我甚至在《一个猛人退休了》中,故意神秘兮兮地用了很多字母来替代人(并不是什么敏感非要这么干,纯属故作神秘),大大增加了八卦的玄妙感。

 

对本号来说,此篇八卦访问量很高,超越了我历史上写赵何娟的八卦——那篇文章还是踩在风口上写的,当时钛媒体报道赛龙公司一事成为舆论热点——关于这件事我也反思过,我当时的标题是《我所认识的钛媒体》,如果改成《我所认识的赵何娟》,大概访问量还多个一两成吧。

 

 

昨天和人吃饭,聊起最近很火的三和大神,这是一组系列文章,公号是故事硬核。

 

聊的话题是严肃内容该如何生存。

 

聊着聊着,我发现一个事实:这个世界,并没有什么真正所谓严肃的事。

 

如果你用一种很通俗的写法,那就叫八卦。

 

如果你非要端着用一种比较有逼格的写法,那就叫新闻,逼格更高一点,就叫硬新闻。

 

只有严肃或不严肃的方法,并不存在什么严肃的事或者不严肃的事。

 

三和那帮人的生存状态,还不够三俗的。

 

 

昨儿腾讯大家头条文章,就是把一件很不严肃的事写出了很严肃的感觉,

 

看看标题各位就应该懂了:春情抄——日系桃色电影兴衰考。这个标题,是不是有一种荷尔蒙在呼喊你点击下去的感觉。

 

非把爱情动作片搞成什么日系桃色电影,还“春情抄”(我估计作者肯定上了年纪,看过山口百惠演的<春琴抄>,那是爱情但木有动作的片子)。行业八卦非说成兴衰,还“考”。

 

这个逼装的,必须给满分。

 

顺便说一句,这文章的作者竟然不是阑夕,我个人表示惊讶。

 

八卦并不是说不加以考证——不加考证的叫流言——它只是写法上,有些三俗,有些所谓的窥私感。

 

写三和大神,我视野中最早的一个公号是我朋友花总,他那个公号上第一篇就是写他混迹在三和大神中的事。

 

他把预览版给我看过,我当时第一个反应其实没和他说:这文章一点都不好看。第二个反应和他说了:被删的可能性很大。果不其然。

 

花总写装逼指南大概写惯了,写得非常让人不好懂。他以前那个装逼指南也是这样,你要是不太了解咖啡行业,你压根就很难看懂他对喝咖啡装逼到底是怎么装的。但花总的装逼指南,写法还是很轻松的,不懂也可以看个乐呵。三和那篇,真得好生沉闷。

 

被删再加上不太好理解,花总那个号第一篇没打响。

 

大概吸取了经验教训,最近那个号连续几篇讲北朝鲜的八卦,就好看多了。

 

所以,八卦其实不好写的。

 

不要看不起八卦。

 

 

八卦对于我来说,有两个缺点。

 

第一是写起来其实很累。真正八卦写的好的人(不是到处引用,而是有一手八卦),需要长期的社交达人式的积累。不然哪里来那么多八卦。花总写朝鲜,那是肉身前往的。

 

我的朋友林军,曾经立志要写互联网八卦史,他有一个一万小时采访计划,就是找各种互联网公司的关键人物侃大山,但说好要录音在先——我表示被他访谈过。后来这个事他没坚持一万小时,但手上的积累,足以让他成书一本:沸腾十五年。

 

我没这耐心。

 

第二个是八卦写得好,就是流量大号,看的人很多,但和鄙人定位不符。鄙人总是定位成所谓专家型,不是媒体人型。走的是观点输出套路,而不是事实输出套路(八卦也是事实嘛)。

 

但好八卦的确能起量。

 

故而,以后,本号的八卦还会努力写几篇,但会少很多,我也没那么多一手八卦。

 

什么一气写三篇八卦,这种事以后应该不会有了。

 

 

八卦起量,比较好的生存方式是流量换广告(或者什么软文),卖的是告知力。

 

一般类型的八卦比较难做直接收费。

 

但高端八卦,或者叫硬新闻,可以尝试收费了。

 

硬新闻的需求受众不会太广,因为大多数人看看是个什么事外加一些花边,就够了。想要高清楚到底怎么回事怎么个来龙去脉,是一小部分人的需求。

 

财新那个一年498的财新通,卖的就是相当高端的。好吧。硬新闻。

 

在一个声贝超过70的喧嚣地带,财新记者小吴(我认识她很多年,今年才晓得她到底还是姓吴,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一个复姓)声嘶力竭地不遗余力地向我推荐一个收费内容:wenews。

 

按照她的说法,这是财新旗下一个高端金融八卦。

 

小吴向我推荐的时候,给了我一个二维码,我扫码付钱,她是有分成的。据她说,我再去卖几个我购买的成本就可以捞回来。

 

我到现在也没搞清楚怎么弄到我这个微商码,我也忘记一年要多少钱了,诸位自己搜wenews吧。

 

高端金融八卦哦。

 

财新出品哦,这八卦值得信赖哟。

 

但我心里是认为,这货,应该免费啊。哈哈哈。纯属心疼自己的银子。

 

—— 首发 扯氮集 ——

 

作者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天奇阿米巴创投基金管理合伙人

话题:



0

推荐

魏武挥

魏武挥

400篇文章 46分钟前更新

新媒体观察者,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师

文章